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2022 年下辑)
2022年10月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要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开展重大问题教育引导,持续激发学生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爱党爱国热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1.全面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要讲清楚新时代伟大变革及其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和领域,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要讲清楚新时代取得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新时代10年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键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是夺取新征程新胜利的根本保证。要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和十年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 三要讲清楚新征程上“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运用好“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走好“五个必由之路”,一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教学中,要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第四卷,讲深、讲透、讲活党领导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党和国家勇敢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进行的伟大斗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精髓要义和思想方法,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彰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要讲清楚二十大召开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党的二十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二要讲清楚二十大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讲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重点讲授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重点讲授党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探索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方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党的二十大召开进程,及时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等重要会议成果,学习领会党中央的战略目标和深远考量,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3.正确认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对中国经济韧性潜力活力的信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要讲清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中外疫情防控的对比上,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深刻理解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总方针,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立场。结合全球疫情最新变化,充分认识疫情演化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强学生对于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讲清楚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
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同时要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该保的要坚决保住。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三要讲清楚我国经济大盘趋稳、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的态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经历了很不寻常的过程,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特别是部分地方疫情突发多发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教学中,要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疫情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国疫情防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有能力有实力实行“动态清零”政策,
直至取得最后胜利,自觉抵制“集体免疫”“躺平”等错误论调,全力配合做好校园疫情防控。要充分介绍党和政府多措并举稳岗位、千方百计保就业的政策及实效,引导学生把握好经济和就业新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发现就业机遇,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焦虑。
4.深入了解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 一要讲清楚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意义。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讲清楚我国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显著成果。我国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创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数字抗疫发挥举足轻重作用,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三要讲清楚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任务目标。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四要讲清楚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强大合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中美在科技、经济领域的博弈日益加剧,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的打压限制不断升级,青年学生应主动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自觉提升数字素养技能、努力投身科技报国,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5.深入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一要讲清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面对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把我国超大规模和整体市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强支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现实需要。 二要讲清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推进价格改革和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同时,我国市场体系仍然存在制度规则不够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 三要讲清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原则遵循和目标举措。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坚持“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系统协同,稳妥推进”的工作原则,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教学中,要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既是针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应对之策,更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自觉抵制统一大市场是“计划经济”“自我封闭”等认识偏差甚至错误论调;正确认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全国统一市场和地方竞争发展、强大国内市场与深化对外开放、当前重点任务与中长期改革方向等重大关系。
6.深入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和防风险能力。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要讲清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系统思维和方法,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二要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要讲清楚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任务。我们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各种威胁挑战联动效应明显,传统安全和非传
统安全问题交织互动。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四要讲清楚当前国际粮食问题,树牢粮食安全意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极端天气、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我国是人口大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结合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成就、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形势,深刻阐述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重点领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阵地、主战场,进而把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结合起来,把安全责任意识转化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行动自觉,落细落小、见知见行。特别是充分认识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性、长期性、艰巨性,永远记得“粒粒皆辛苦”,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行为,自觉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贡献。
7.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和成功经验,准确理解新时代“一国两制”的最新实践。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制度。 一要讲清楚“ 一国两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创造性提出,到“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二要讲清楚“ 一国两制” 实践在香港、澳门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壮阔洪流中,发挥连接祖国内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窗口作用,为祖国创造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奇迹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香港战胜各种风雨挑战,稳步前行;香港同胞实现当家作主,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真正的民主由此开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伟大祖国的坚强后盾,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有广大爱国爱港同胞的共同奋斗,香港定能续写“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创造繁荣发展新传奇。 三要结合“ 一国两制” 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讲清楚“ 一国两制”。 的实践规律。香港实现长治久安、繁荣发展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四要讲清楚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有驾驭复杂局面、战胜风险挑战的综合实力和必胜信心。“台独”分裂势力抗拒统一不会得逞,外部势力阻碍中国完全统一必遭失败。
教学中,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澳门带来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以及近年来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不平凡历程,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了解掌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和决心。
8.深入了解乌克兰危机等所引发的国际格局新变化、新动向、新趋势,认识中国国际战略新形势和应对策略。近年来,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大国博弈和地区冲突不断升级,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变化。特别是美国强化针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同盟,造成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形势日益紧张,中国所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一要讲清楚乌克兰危机等新热点对全球和地区安全体系造成的冲击。乌克兰危机已成为影响全球的地缘政治事件,世界进入新一轮动荡变革期,国际战略格局、全球治理体系、综合国力竞争深刻复杂,集团对抗的危险更为突出,世界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多。 二要讲清楚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和实质。乌克兰问题的演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多年积累矛盾的爆发。欧洲长期积累的地区安全矛盾,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源所在。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限制东扩、严重挤压俄罗斯战略安全空间,一步步将俄乌矛盾推向火山口,成为当前乌克兰危机的直接诱因。 三要讲清楚中国周边安全状况及基本对策。域外势力的渗透和干涉,增大了中国周边发生动荡的风险,但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积极与邻近国家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携手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重视解决治理“赤字”,周边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 四要讲清楚全球安全倡议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针对传统安全风险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等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突出问题,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教学中,要结合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最新的变化、动向、趋势,
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所蕴含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深厚天下情怀,深切感受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生动实践,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坚定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支持党和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项举措。
参考文献目录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 年。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 年。
[3]《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年。
[4]《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年。
[5]《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 年。
[6]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
[7]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2 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人民出版社,2022 年。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 年 7 月 28日。
[10]《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政府监管效能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8日。
[1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0 月 16 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人民日报》,2022 年 8 月 31 日。
[1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人民日报》,2022 年 7 月 29日。
[13]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 年第 14 期。
[14]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 年第 13 期。
[15]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 年第 10 期。
[16]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求是》,2022 年第 7 期。
[17]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求是》,2022 年第 2 期。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2022年下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安排